已有6685患者看完本文章后参与咨询
前列腺炎肿大检查,前列腺是男性最为重要的性器官,不良的生活习惯,炎症感染等都容易让前列腺感染疾病比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囊肿,以及前列腺肿大,这些疾病都需要及时检查治疗,不然对男性危害很大的,下面了解下前列腺炎肿大检查,也可以点击在线专家详细解答。
前列腺炎肿大检查
1.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地为中等硬度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 Rous(1985)提出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分度及估重法:①Ⅰ度 腺体大小达正常2倍,估为20~25g;②Ⅱ度 腺体为正常的2~3倍,中央沟可能消失,估重为25~50g;③Ⅲ度 腺体为正常的3~4倍,指诊刚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沟消失。④Ⅳ度 腺体超过正常的4倍,指诊刚不能触及前列腺底部,一侧活动两侧沟消失,估重为75g以上。您可以拨打电话:0591-83510000详细咨询;也可以加qq:120831555详细咨询。
但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应作针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同时应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2.超声波检查
用B型超声波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结构及前列腺癌。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
经直肠超声波检查时还可以从排尿期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观察治疗后状态。
经腹超声波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超声波检查。测出前列腺的前后、左右、上下三径线后,按简化公式测算:前列腺体积=0.52×(三径线的乘积)。愈大的前列腺愈趋向于圆球体,测算的体积及重量愈准确,但由于外科包膜厚度不同切除的腺体标本重量必小于超声波所测重量。
3.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较完整地对排尿功能作出客观评价。其中,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及尿量意义较大。最大尿流率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应注意尿量对最大尿流率结果的影响。检查过程中排尿量为250~400ml者为本项检查的最佳尿量,150~200ml者为最小尿量。就多数50岁以上男性而言,最大尿流率15ml/s即属正常。
测定尿流率时,同步进行膀胱测压有助于判断逼尿肌功能及其损害程度,以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下尿路梗阻后,如逼尿肌持续有无抑制性收缩,将会进展为低顺应性和高顺应性膀胱,手术后尿流率虽恢复正常,但逼尿肌功能有时却难以恢复。》》》前列腺炎肿大检查需要多少钱?点击咨询。
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排尿不畅、充血和炎症等原因,测尿流率时难以保持尿量在200ml以上。吴阶平等(1982)根据排尿时间与排尿量关系密切并与排尿阻力成正比,最大尿流率与排尿阻力成反比的规律,提出了相对排尿阻力的概念,即RVR=T/MFR。RVR为相对排尿阻力,T为时间,MFR为最大尿流率。RVR随年龄趋于增加。年龄小于49岁者RVR为1.6,大于50岁者≤2.2为正常范围,前列腺增生引起下尿路梗阻时,RVR均在正常值以上。
4.残余尿测定
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以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在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完全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超声测定残余尿方法简便,患者毫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难以普及。
5.泌尿系造影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底部可抬高、增宽,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可见两侧输尿管口间距增大,输尿管下段呈钩形弯曲,如有肾和输尿管积水多为双侧性,但扩张程度也可能并不一致。膀胱区可见突出的充盈缺损,为前列腺突入所致。
6.膀胱镜检查
正常人精阜至膀胱颈部的距离约2cm,颈部呈凹面,后唇平坦。前列腺增生时后尿道延长,颈部形态随各叶增生程度而改变,自凹面消失至腺叶凸出。尿道受压变为裂缝。膀胱底部下陷,输尿管口间距及与膀胱颈距离增宽。输尿管间嵴可肥厚,膀胱壁有小梁、小房或憩室形成。
由美国男科疾病研究院监制的一种全新科技,高效、安全、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强能诊疗系统",已登陆福州,落户福州男科医院--福州东方男子医院,为福州乃至海西广大男科患者带来福音.据悉,该技术对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钙化、前列腺增生/肥大等前列腺疾病,以及前列腺疾病引起的会阴部胀痛、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